產量作為設計中的一個主要依據,但筆者在參與實際設備的開發與調試過程中,發現產量達不到預期設計值的這一問題非常突出,而且有時相差很遠。相關經驗計算公式為
Q =VnKf Kw Ke
式中
V—進料榨螺一個導程上對應的空余體積(m3 );
n—榨螺軸轉速(r/min);
Kf —喂料系數(由喂料情況、進料螺旋頭數及壓縮比等因素決定,其值范圍0.35 ~1 之間);
Kw —榨螺磨損系數,一般在0.8 ~1 之間;
Ke—調整系數;其值與油料含油率、塑性等有關。
從上式可以看出,影響榨機產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由于提高產量與降低干餅殘油率是一對矛盾的關系,使得設計過程變得非常復雜。例如,在一定條件下,榨螺軸轉速的提高,產量提高,但會使壓榨時間縮短,最后導致干餅殘油率升高,所以在設計前如何平衡這兩方面的問題也非常關鍵。
2、螺旋榨油機榨膛形式設計
榨籠與螺旋軸相配合構成了螺旋榨油機的壓榨結構,其所圍成的空腔部分就是俗稱的榨膛。不同的榨籠和螺旋軸主要可形成4 種不同形式的榨膛:①無臺階的圓筒榨籠和圓柱軸。其榨膛空間體積的變化是靠自進料端到出餅端榨螺軸上榨螺螺距的逐次減小來實現的;但這種形式的榨油機產量及壓縮比將受到其結構本身限制,故應用很少。②梯段式榨籠和無臺階軸。其榨膛空間體積的變化通過榨籠內徑縮小及榨螺螺距減小來實現,由于其較好的壓榨效果及制造加工較為容易,所以在目前設計中應用較多。③無臺階的圓筒榨籠和臺階軸。其榨膛空間體積的變化是由螺旋軸榨螺直徑改變及螺距減小實現的。④梯段式榨籠和臺階軸。其榨膛空間體積的變化是通過榨籠直徑縮小及螺旋軸榨螺直徑改變和螺距減小來實現的 。
由于后兩種結構形式較復雜,也限制了它們的應用。近年來,有文獻報道了一種榨膛結構,即雙速軸榨膛結構,它采用一個由分離齒輪傳動裝置驅動套筒榨螺,使軸的入口端喂料榨螺轉得比其它榨螺要快。這種變速螺旋軸優點:使進料段處理量提高,并對榨料起到較強預壓作用,從而防止反壓所造成回坯或隨軸轉動,提高了壓榨過程最初壓縮比值,有利于延長壓榨段壓榨時間;同時,避免使用單純通過增大進料段直徑提高產量的方法。但是,這種結構較復雜,傳動配置也比較麻煩,還未大規模應用。